工人事奉的模式
工人事奉的模式
温以諾 博士
畢業典禮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今天多位同學是從基督工人神學院畢業,那麼 「基督工人」該有那些基本的事奉模式呢?
耶穌的僕人模式 ─ 向神卻服事人 首先,我們看到耶穌的門徒常常彼此爭論誰為大,最後一次是在設立最後晚餐上,「門徒起了爭論,他們中間那一個可算為大」,耶穌不但沒有當面指責他們,反而像個僕人為門徒洗腳,給他們做榜樣。祂說:「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 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參可10:43-45)
他謙卑甘心「縱向」順服父神的旨意,來為我們捨命,他甘心的死在十字架上,用他的寶血買贖了我們。這是一個僕人「先縱後橫」事奉的模式。另外在約翰福音13章15節,耶穌說「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着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這是「橫向」作僕人的服事。 所以同學們畢業了,出去服事不是去打工賺錢,是為主的緣故,甘心服事,不像服事人乃是服事主,這是「先縱後橫」、「既縱又橫」的服事。
當日的道別≠今日的畢業 使徒行傳20章記載當保羅第三次巡迴佈道的時候,他去了米利都,沒有機會去到以弗所,所以邀請以弗所的眾長老前來見面,那情景是一個告別會。不過這個告別會,是一個非常嚴肅、動人、生離死別的場面,和我們今天不一樣。我們同學畢業了,向校方告別,有人回到中國,有人到別的工場服事主,雖然是道別,不像保羅和他們那樣,好像生離死別 ─「眾人痛哭,抱著保羅的頸項,和他親嘴,叫他們最傷心的就是他說以後不能再見我的面那句話。」我相信學校一定很歡迎畢業的同學回來,以校友的身份報告你們事奉的情況,讓校方的同學和老師們可以繼續為你們禱告。他們的告別會是生離死別的痛苦,我們卻是歡樂的,因為同學已經花了這麼多年學習,現在告一段落,是事奉的開頭了。
保羅事奉的榜樣 ─ 先縱後橫、既縱又橫 縱向事奉 一、天國觀念與傳揚神道 我們藉著以下的經文來看看,保羅在以弗所三年之久縱向和橫向事奉的榜樣。使徒行傳20章24節,保羅說:「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保羅從來不會忘記,他的服事不是服事人,而是服事神,他的職事是「縱向」從主耶穌那裡領受的。
畢業的同學,你們很快就要在不同的教會、機構服事,在服事的忙碌中我們很容易迷失方向,當教會的負責人要看你的資歷,看你是那一所學校畢業的,還要根據你事奉的長處和情況,來指定你做什麼事奉,每年還給你一個評估,我們很容易就會忘記我們的職分是從主耶穌領受的,我們服事的是主,我們服事的導向是縱的,是向著神的,所以要記得我們作主的工人,乃是「縱向」服事神。
在第28節經文也提到縱的方面,「……牧養神的教會,就是祂用自己血所買來的。」教會不是任何人的,我們千萬不要因為事奉的忙碌,忘記我們事奉的是主,事奉的對象乃是用主的寶血重價買贖回來的,所以要好好「縱向」服事神。
保羅也提到他的職責,是要傳神恩惠的福音。傳福音不是宣教士的專利,是每一個服事主的弟兄姊妹,包括全時間服事主的人的責任。要明白福音是神的大能,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才幹、本領和學問來改變人,只有神恩惠的福音能改變人,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
保羅也強調他的事奉是神國「縱向」的事奉。他在第25節說:「我素常在你們中間來往,傳講『神國』的道」。做牧師很容易為自己的權利範圍建造一個地盤,讓人看見自己的工作成就,而失去天國的國度觀,這是既可能又危險的。所以我們要注意我們的事奉是要向神負責,是向人傳神恩惠的福音,要有天國、國度的觀念。 保羅說:「因為『神的旨意』我並沒有一樣避諱不傳給你們的。」傳道人從神那裡領受神的話語,體貼神的心意,忠心傳授,這是保羅始終在服事中向着神的模式。
當保羅和同工們道別,他說:「如今我把你們交託神,和他恩惠的道。這道能建立你們。」(徒20:32) 服事主的人不要把眼光放在自己的恩賜和經驗上,忘記了在神國度裏服事,有人撒種,有人澆灌,惟有神能叫他生長 …… 栽種的,算不得甚麼,澆灌的,也算不得甚麼。(參林前3:6-7) 所以我們的導向始終要向著神,知道我們的能力是從神而來,也唯有神的道能造就人。若我們常常只用自己的話和體驗去教導人,這不是不好,但是不夠好,因為只有神恩惠的道才能造就人,所以在事奉的導向方面是要一直朝向神,為神傳講神的道,讓神的道來建造人。
二、向主:忠心、恆心、盡心 保羅事奉的導向,他的忠心、恆心、盡心又是如何呢? 保羅說,「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徒20:23-24) 原來保羅已經知道危險、患難在等待他,但他還是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因為他要「忠心」服事。但第18節可以看到他的「恆心」。保羅說:「你們知道,自從我到亞西亞的日子以來,在你們中間『始終』為人如何。」很多畢業生在開始服事時帶著很大的忠心和熱誠,開頭很好,但結束也很好就不容易了。舊約掃羅開頭很好,結束不好。新約保羅開頭很好,結束也很好,這就是他的「恆心」。 在24-25節他說「……我『素常』在你們中間來往,傳講神國的道……」他的服事不是一次兩次,不僅恆長,而且「盡心」,他「三年之久,晝夜不住地流淚,勸誡你們眾人。」他事奉的座右銘是「施比受更有福」。你們服事久了就更能體會這句話的寶貴。
橫向事奉 一、言語與品格並重 保羅橫向的服事模式,就是在人的面前是怎樣的呢?他用言語來教導。在 25和27節─「我素常在你們中間來往,『傳講』神國的道……因為神的旨意,我並沒有一樣避諱不傳給你們的。」他也用行動和品德來傳講神的話。第18節提到他的操守 ─「在你們中間始終『為人如何』。」服事主的人常會面對三大試探:錢、權、色,但第33節給我們看到保羅廉潔的榜樣,他可以當他們的面說出:「我未曾貪圖你們當中一個人的金,銀,衣服,我這兩隻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他也很勤勞,第35節說到「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做榜樣不容易,保羅說: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就更不容易了。
二、全面也是多方的 保羅服事的模式是全面的,有正面的教導也有負面的警告。他說,「因為神的旨意,我並沒有一樣避諱不傳給你們的。」另外他的事奉是多方位的,無論在眾人前,還是在個人家裡,他總是忠心教導、勸導、提醒、警告。保羅和以弗所的長老也是很好的同工,彼此有著深厚的感情。聖經記著:「他們抱著他的頸項和他親嘴,讓他們最傷心的就是『以後不能再見我面』的那句話。」
很多年前當我從神學院畢業時,有一個教會的負責人提醒我,一個服事的人,是一個專業的人,不要太動情,不要太親近人,否則你就不能保持你的專業的身份和地 位,還好我沒有聽他所講的。這裏保羅的榜樣告訴我們服事主(「縱向」) 是需要全然的委身,無論是在家裡、在眾人面前、在明處、在暗處都要好好地為主而作眾人的榜樣(「橫向」)。
我們看見保羅與他們生離死別的感情,經過多年的服事關係還是沒有改變。就像我們學院的老師,無論在課堂裡、辦公室裡、在你的家裡、在服事的地方,常常和你們有很好的聯繫,不光是教導,還有輔導和指導。我在西方神學院教書很多年,很不習慣的就是在神學院教書非常專業,同學有沒有靈修,我們做老師的管不到,只要他付了學費,得了學分,做了作業,他畢業了就可以了。盼望同學畢業以後要像保羅和以弗所教會的關係一樣,仍和學校老師有著深厚的關係和感情。 另外一點就是要有團隊的精神。保羅說他要離開,「我去之後…… ,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所以保羅的事奉不是單挑,乃是團隊的。保羅和西拉、保羅和提摩太,他和不同的人同工。華人的事奉常常是單挑,所以華人教會是非常小,好像經營一個家庭生意;沒有天國觀念,沒有團隊的精神。有云:「中國人是一盤散沙」,若在教會事奉也沒有團隊的精神就非常可惜了。
以上我把自己服事的經驗和大家分享,願主祝福大家。
(温博士為美國西方神學院跨文化研究博士課程主任,基神宣教學客座教授。本文摘自2013年5月18日他在本院畢業典禮上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