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聚會下檢視教會的三個坐標
網絡聚會下檢視教會的三個坐標帶給我們的思考 不能同在的教會和與我們同在的神
陳晶弟兄 基神在校神學生
時值冠狀病毒肆虐,當全球都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百姓被各國要求在家中盡可能的保持不外出,教會在此環境下無論願意不願意都面臨一個艱難的處境與決定:開始使用線上的方式聚會。於是網上的崇拜、Live直播、各樣的群組討論將有型的教會聚集替代。更有甚者,出現了drive-thru告解與聖餐的服務。
有人就這樣提出,教會以什麼樣的形式發揮其功能都是允許的,“反正我們都是流動地於看不見的上帝相遇。” 1 而後,又提出“教會本身是否有足夠的準備及能力去迎接越來越多人走向在線世界這個大趨勢,又可以於傳統地教會中兼容線上的能力及文化。”2 然而,教會之所以為教會,真的只有線上存在的必要嗎?
我想我們藉著思考教會的屬性,可以從這個不斷變化的時代中尋找到今日我們該如何自處的方向與出路。教會在聖經中最多使用的是蒙召的會眾(assembly,希伯來文,קָהָל希臘文ἐκκλησία或συναγωγή),邁克·何頓在《基督徒的信仰》指出教會這一個群體是由聖道形成的,它不是由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一個協會,教會這一群體的構成首先的因素是上帝的救恩所召聚的。 3 浸信會神學家葛倫斯也提出他對教會本質的觀察:教會是“從更廣大的社會中招聚出來的屬靈百姓” 4
何頓提出對教會的觀察的三個重要坐標:1.末世論坐標 2.聖約坐標 3.聖靈坐標。以此,我們可以檢視網絡聚會給我們的啟發。
- 末世論坐標:從末世的角度來思考教會的性質與屬性作為上帝國度在地上的彰顯,教會時刻需要保持的是在“已然”而“未然”之間的張力。 5 平衡而綜合的末世論幫助此時的教會明白我們的定位:我們身處於上帝救贖計劃已經實施的進程當中,但我們卻也依然等待最終時刻的來到。因此,無形的不存在與物理空間意義的教會的聚集,使我們從“已然”的狀態跨越到“未然”:面對電腦和移動設備,我們可以很輕易的加入一個教會的組織與聚集,然而若沒有真實的認信、委身、團契和對上帝的認識,我們仍未成為一個地方教會的一員。
- 聖約坐標:教會乃是上帝的揀選與救贖工作的結果,是三一上帝所聚集的工作。因此它“不是由個人的信心和敬虔來界定,乃是由創造並掌管它的聖道所界定” 6 教會的聚會藉著有形的、物理空間的聚集,使得我們參與在上帝宏大的救贖計劃當中。藉著屏幕,我們似乎可以更輕鬆的跨越物理的障礙加入一個地方教會的聚集當中。然而,教會之所以是教會更是因著聖徒間彼此的委身、服事和彼此的聚集。因而,在瘟疫中考驗我們的是如何透過看不見的屏幕看見上帝在永恆中對我們的作為。
- 聖靈論的坐標:真正的聖靈論肯定會使聖靈(三一上帝)凌駕於教會之上,並且使得教會在聖靈的引導下被引導。 7 今天教會對於聖靈的理解和認識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理解,不是單獨的對於聖靈的認識,而是作為三一上帝第三位格的聖靈,祂藉著有形的教會臨在我們中間,使得教會可以與基督聯合。真是聖靈上帝的存在,使得教會歷經分裂與創傷,仍然被護庇。藉著網絡的聚集,聖靈上帝依然在地方教會中做工,藉著看不見的身體,也藉著這位看不見的上帝,使得基督徒得以看見三一上帝的榮耀。
一方面我們為能通過網絡彼此的交通、團契甚至敬拜而感恩,但另一方面,我們仍然需要抱有一種神聖的不滿足。在視頻和網絡中,教會得以延續其服事,然而對於有形教會的實質表達是我們可以同在一個場所,在空間上、時間上,彼此以集體敬拜和團契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敬拜。我們需要找到這樣的平衡,在不能同在的日子裡思想上帝與我們同在的喜樂,同時也要有一種神聖的不滿足去渴望能夠真實的與我們在教會中彼此相知、相熟的弟兄姊妹交通和與主同行。
————————————————————————————————–
1. 雷蒙,“同在又不同在的崇拜,” accessed March 18, 2020, 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61515&Pid=104&Version=0&Cid=2053&Charset=big5_hkscs&fbclid=IwAR3wAhrzRc4XCpmkHiwpsWYI62tkYrvfiDQ995DL4CmZWbUQwXg1AnzoSyU。 2. 同上。 3.邁克·何頓, 《基督徒的信仰 : 天路客的系統神學》,麥種翻譯小組譯, 根基系列 (加州:帕薩迪納: 麥種傳道會, 2016), 836。 4. Stanley J. Grenz, Theology for the Community of God (Grand Rapids, Mich: W.B. Eerdmans, 2000), 611. 5. 邁克·何頓, 《基督徒的信仰》, 836。 6. 同上。 7. 同上,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