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屬靈熱誠?
如何保持屬靈熱誠?
葉裕波牧師
我曾經唱過一首古舊的詩歌,詩歌的名字是 越事奉越甘甜 (The Longer I Serve Him) ,詩歌的歌詞如下 :
我感到事奉祂,越久越甘甜,我感到越愛祂,祝福越加添;
使我福杯滿溢,在地如在天,我感到事奉祂,越久越甘甜。
這是一首寶貴的詩歌,它說出了基督徒的一生,因著信靠和事奉主耶穌基督,擁有著既快樂又滿足的人生。請問這真是你的情況嗎?自從你接受了主耶穌基督為救主,你的人生果真是如此嗎?相反地,我聽聞過,也親眼看見某些基督徒,甚至是一些基督徒領袖,他們的心靈枯乾,參加聚會時不再覺得靈命被挑旺,反而感覺聚會因循、乏味(Same old thing! Boring!) 沒有新意、無新鮮感 (No new thing!) 没有感動!(No inspiration!) 這到底是何故?是出了什麼問題嗎?其實,這些都是屬靈生命的症狀。或直接地說,是屬靈生命出了問題,以致靈命枯乾。就如昔日神的百姓以色列人,他們徒有神子民的身份,卻失了敬虔的實意和內涵。因此,就如同身體出了毛病,必須接受診治;同樣地,如果靈性出了毛病,也必須找出病因,才能正確地矯正問題,恢復健康。
一、問题的癥結所在
是我們的信仰本身不好嗎?是信仰不能承載我們的人生嗎?不是的!我們的信仰絕對沒有任何的問题,因我們信靠的是那位獨一的真神,並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問題的關鍵乃在我們有否始終如一地,認真的經常的檢視自己的信仰?有否因著歲月的流逝,漸漸偏離了信靠真神的初衷?雖然表面上是在熱心地事奉,但都不過是宗教的活動或狂熱。就如在太七:21-23中主耶穌所指的宗教人士:
又或如在太二十三:1-3,主耶穌指責法利賽人說:
在這兩處的經文中,主耶穌指出前一類的人是一味地追求屬靈的感覺和事奉的成功;後一類的人是一味地追求聖經及神學的知識,但結果都是一樣,他們都是偏離了信仰的核心,以致不能得神的喜悅!
其實這類信仰的問題,在舊約時代已經不斷發生了,而且是影響了整個以色列人的歷史,甚而招致國家民族的滅亡。為此緣故,神藉著先知耶利米,陳明他們問題的所在及其嚴重性。他們信仰的癥結有三方面:(註)
1. 到神的殿不能取代真正的悔改
耶利米書第七章4-7節說:「你們不要倚靠虛謊的話,說:『這些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你們若實在改正行動作為,在人和鄰舍中間誠然施行公平,不欺壓寄居的和孤兒寡婦;在這地方不流無辜人的血,也不隨從別神陷害自己;我就使你們在這地方仍然居住,就是我古時所賜給你們列祖的地,直到永遠。」
以色列人以為他們有神的殿, 並到殿中敬拜, 便會得到神的祝福! 卻不知道人若缺少了真正的悔改, 這一切都是徒然。同樣地,我們在今天的基督徒亦然。請問你最近的悔改是甚麼時候?(When was the last time you repent?)
2. 遵守宗教儀式不能取代對神的順服
耶利米書第七章21-24節說:「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你們將燔祭加在平安祭上,吃肉吧!因為我將你們列祖從埃及地領出來的那日,燔祭平安祭的事我並沒有提說,也沒有吩咐他們。我只吩咐他們這一件說:『你們當聽從我的話,我就作你們的神,你們也作我的子民。你們行我所吩咐的一切道,就可以得福。』他們卻不聽從,不側耳而聽,竟隨從自己的計謀和頑梗的惡心,向後不向前。」我們常常忙於一大堆的宗教活動,但是那是出於順服神的心嗎?(Are we really an obedient servant?)
3. 擁有神的話不能取代對神話語的回應
耶利米書第八章8-9節說:「你們怎麼說:『我們有智慧,耶和華的律法在我們這裡?』看哪,文士的假筆舞弄虛假。智慧人慚愧,驚惶,被擒拿;他們棄掉耶和華的話,心裡還有什麼智慧呢?」不論我們是多麼努力地研讀神的話,我們遵祂的話而行嗎?(Do we respond to his word whole-heartedly?)
問题的癥結所在:僵化了的宗教!儀式、制度、傳統,反使人窒息了!
二、有解決的良方嗎?
1. 另立新約,信仰更新 (耶三十一:31-34)
「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他們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耶和華』,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這是耶和華說的。」
2. 除掉石心,更換肉心 (結三十六:26-27)
「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 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
以上的兩段經文指明以下的重點:
a.信仰的內在性:「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神的律法不是只寫在石版上,而是寫在人的心版上。神也要為他的子民除掉石心,換上肉心。
b.信仰的個人性:「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人人都要努力追求認識神,不再躲藏在許多藉口的背後,不去坦誠面對信仰。
c.信仰的關係性:「他們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耶和華』」,這也是信仰的自發性。人人都自動自覺地明白到認識神的重要,並且彼此建立良好的屬靈關係。
更「新」之約,不是一個新的信仰,乃是與神訂立一個不斷更新的關係。如何更新你對神的屬靈熱誠?
- 信仰動機 (Motivation of your belief)—檢視你與神的關係及信仰活動的動機。
- 平衡生活 (Balanced living)—你的人生平衡嗎? 家庭與工作平衡嗎?敬拜與事奉平衡嗎?
- 優先次序 (Priority of life)—什麼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結語
願你保持和神親密的關係,更新對神的熱誠,並在事奉、裝備與生活中找到平衡,使你靈命活潑,做個榮神益人的基督徒。
(作者為基督工人神學院副院長、舊約副教授)
註: 對當時形式化宗教的虛妄,舊約學者華德凱瑟認為先知耶利米指出了三大重點。《舊約神學探討》,華德凱瑟,廖元威等譯(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 1987) , 295-96頁。[↩]
2,457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